首页 -> 工程概况 -> 学习荐读

《红色回响》之家风篇——七十岁“高龄”婴儿服
来源:交投武红高速  作者:Admin  发布时间:2021-09-01 17:29:27

在湖北省博物馆里,陈列着两件半旧的婴儿服,常常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观看。青色的布料,经历了岁月的风韵,已经发白。那么这件衣服的主人是谁呢?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?

让我们把时光追溯到188635日,在黄安县城一个清贫的教书先生家庭里,诞生了一名男婴儿。他原名贤琮,又名用威,号碧吾。从事革命活动后,改用谐音必武

董必武出生时,全家已是一个近三十口人的大家庭,父亲董基文,清朝秀才,为人正直,终生从教。母亲蔡氏,是一位勤劳贤良的劳动妇女,一生勤俭持家,靠纺纱织布帮助维持家庭的清贫生活。在以清贫自守,朴诚相传的家风熏陶下,董必武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。他的衣鞋,都是接旧的穿,破了补,补好了又穿;读的书,也是上一辈老人读过的旧书,破了裱裱好了再用。因生活困难,董必武从私塾放学回家,就去捡柴、挖野菜,有时还帮母亲搬送自织土布。由于从小就饱尝艰辛,过着俭朴的生活,所以他能够与劳动人民融为一体,体会劳动人民的疾苦,也让他在革命生涯中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和毅力。良好的家教培养了董必武正直、俭朴、诚实、笃厚、刚毅的优良品德,生活的艰辛磨砺出董必武朴诚勇毅的高尚品格。

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。性习于俭,俭以养廉,是董必武立下的座右铭,他以此自律自励,终身奉行不悖。

 

19036月,刚满17岁的董必武考中秀才,获得附学生员的资格。考中秀才,这对出身书香门第但家境清贫的董家来说,自然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。按照当时的习俗,获得功名的人归来,亲属和乡里乡亲要在县城东门放鞭炮迎接,还要送礼、请客,共同庆祝这件大喜事。但董必武却认为中秀才没有什么了不起,他故意绕道回家,请父亲向亲友、邻里说明情况,并坚决不收礼物。秀才,又称青衿,按惯例应该穿青色的长衫。因此,董必武的母亲一针一线为他细心缝制了一件新的蓝布长衫。这件长衫,就是现在陈列的两件婴儿服的前身

青年时代的董必武,穿着这件蓝布长衫,辗转颠沛于艰难的革命岁月,为挽救风雨飘摇的中国振臂疾呼......这件长衫,见证了他投身湖北军政府,为推翻清政府争取革命胜利的努力;伴着他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,见证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。董必武十分珍惜这件衣服,布料磨破了用针线缝好再穿,对于身穿打着补丁的衣服,他的说法是:衣服虽然有补丁,但是只要干净整洁,别人同样会尊重你。就这样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,一件简单朴素的布衫竟穿了许多年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身居高位的董必武,依旧保留着这一袭朴素整洁的长衫。眼见衣服褪色残旧,实在不能再穿,董必武仍舍不得丢弃,将这件70高龄的普通布衫改成了两件婴儿服,分别穿在了双胞胎小孙子身上。这件陪伴着董必武经历了革命的血雨腥风,也见证了共和国光辉历程的长衫,再次焕发新生。

 

长衫婴儿服,这其中寄托了董老对后辈的殷殷希冀,他希望自己的子孙,传承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家风,谨记自己是革命的后代,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。同时,也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、党和国家的领导人——董必武一生的勤俭清廉。他的子女回忆父亲,他不许浪费一张纸,一把牙刷、一条毛巾都非用到不能再用的时候才更换。可以说,董必武一生都在践行着朴、诚、勇、毅的家训,这也是他立德立身,对子女、家人言传身教的品格。

在董必武写给子女们的家书中,良好的家风渗透在字里行间。在19571224日致董良翚、董良翮的信中董必武写道:妈妈要良翚用钱记账,不简单是怕你多花了钱,而是要你胸中有数,并借以了解物品在市场上的价格。这样做,养成习惯,你将来为国家、为人民服务,要用钱的时候,就会从实际出发,不至于专从需要方面着想而要顾及可能了。在对待家人的思想教育方面,董必武以身作则,教导子女做人、做事以及学习方面,都是朴诚家训的真实实践。


董必武临终前在病榻上写了一首诗《九十初度》:九十光阴瞬息过,吾生多难感蹉跎。五朝敝政皆亲历,一代新规要渐磨。彻底革心兼革面,随人治岭与治河。遵从马列无不胜,深信前途会伐柯。

这就是一个毕生献给党和人民事业的共产党人一生的写照。董必武的朴素家风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, 砥砺前行 ,朴诚勇毅 ,不胜不休。

 

Copyright (C) 2021-2023 www.hbjtwhgs.com 版权所有:湖北交投武红高速公路有限公司

地址:湖北省黄冈市城南大道75号  电话:  邮编:438400

鄂ICP备2021002956号-1